编辑导读: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,跨国贸易日益频繁,外币虚拟信用卡应运而生。本文将详细解析如何从零开始搭建外币虚拟信用卡系统,帮助您在跨境支付领域迈出重要一步。
最近,我参与了一个外币虚拟信用卡的项目,项目即将上线。借此机会,我对整个项目进行了总结,并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与读者分享经验,促进交流。
一、项目准备
1. 选择卡片类型
在项目初期,首先要明确卡片的使用场景,是否需要覆盖广泛的海外商户,还是专注于特定行业。一般来说,信用卡在海外商户中的支持率最高,其次是借记卡和预付卡。由于我们的项目面向B端,覆盖跨境出口电商和海外线上消费,因此选择了企业借记卡。
2. 选择发卡通道
确定使用场景后,需要选择合适的卡组织,如Visa或Mastercard。实力雄厚的企业可以直接对接Visa和Mastercard发卡,而更多企业则通过发卡通道完成发卡。我们的项目选择了一家非银行的发卡机构。
3. 选择持卡人账户模型
发卡通道通常提供两种账户模型:鉴权模式和懒人模式。鉴权模式下,交易发生时发卡通道会询问是否继续交易,响应后实时扣除资金池账户的金额;懒人模式下,交易实时从持卡人卡内余额扣除,无需提前通知。鉴权模式更为灵活,适合需要扩展性的项目;懒人模式则操作简便。我们的项目采用了懒人模式。
二、项目建设
项目准备完成后,进入实际建设阶段。我们一期规划了以下功能:
1. 查看卡片详情
包括卡片余额、完整卡号、CVV、有效期和交易明细。由于大多数发卡通道位于海外,接口响应时间较长,因此我们采用了主动和被动缓存更新策略,提升用户体验。
2. 卡片充值
作为外币卡项目,充值必须以外币进行。最初方案是用户将外币资产转账至公司海外母公司的对公账户,再手工转账至资产池账户,最后调用发卡通道接口充值。由于该方案成本高、流程复杂,我们寻求了更合理的充值方案。
3. 卡内余额转出
在与发卡通道沟通中,我们意外发现不支持卡内余额转出,导致该功能被搁置。
- 对账
对账主要包括资金池账户和持卡人交易对账。由于资金池账户的余额变动需要与发卡通道对账,我们采取了简单的交易匹配机制。对于持卡人交易对账,采用懒人模式的项目暂时无需交易对账,但鉴权模式则必须进行。
三、项目后续
虚拟信用卡的一期搭建基本完成,后续我们将继续优化:
1. 收款账户优化
为每个B端客户提供独立的海外收款账户,用于接收电商平台和收单渠道的款项,资金自动进入用户钱包账户。
2. 换汇
提供用户钱包账户资产换汇功能,满足不同货币需求。
3. 钱包账户转出
虽然卡账户余额无法转出,但我们计划利用钱包账户实现资产转出功能,避免用户因只能充值到卡账户而产生不满情绪。
本文由 @西门吹雪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,未经作者许可,禁止转载。